电容器用作敏感元件,将机械位移转换为电容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电容传感器。
电容式传感器有多种形式,可变极距电容式传感器和可变表面电容式传感器通常用于位移测量。
(1)。
可变极距电容传感器一个电极板固定,称为固定板,其他板之间的距离d改变,这导致电容的变化。
因此,只要测量电容的变化量Sc,就可以测量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量,即可动板的位移量S d。
极对极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Co可用下式表示:ε - 真空介电常数(8.85×10-12F / m)A - 板面积(m2)做 - 板间距初始距离(m)。
传感器的这种变化关系是非线性的。
当板的初始距离从S d减小do时,电容相应地增加SC,即,电容SC / Co的相对变化量为。
因为,在实际使用中,近似线性处理,即此时产生的相对非线性误差γo是这种处理的结果,从而增加了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。
为了改善这种情况,可以使用差分节距电容传感器。
传感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。
它有三块板,其中两块是固定的,只有中间板可以移动。
当中间可移动板处于平衡位置时,即d1 = d2 = do,则C1 = C2 = Co。
如果可移动板向右移动S d,则d1 = do-S d,d2 = do + S d,上述相同的近似线性处理方法可以获得传感器电容的相对相对变化,即相对非线性传感器的误差γo。
很容易看出,在可变极距电容传感器变为差动后,不仅非线性误差大大减小。
灵敏度增加了一倍。
(2)可变面积电容传感器图6是可变面积电容传感器的示意图。
它由两个电极组成,其中一个是固定板,另一个是可移动板。
两块板都是半圆形的。
假设板之间的介质是恒定的(即,介电常数是恒定的)。
当板完全重叠时,电容为Co = SA / d。
当移动板围绕轴线旋转角度α时,需要板的相应区域。
当SA减小时,传感器的电容减少SC。
如果我们通过谐振电路或其他环路方法检测到电容的这种变化,则实现将角位移转换成电的电测量转换。
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测量范围在1um和10mm之间,可变间距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约为2%。
可变面积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精度高,分辨率高达0.3um。
范围:240um;线性:0.08%;分辨率:0.1nm波段:35KHZ;输出:0~±10V电源:±15;探头:不锈钢材质,尺寸:Φ9.5mm,长度22mm;探头自带电缆长1米,延长电缆可以是1,2或4米。
信号处理器铝外壳,尺寸:86X57X30mm;总传感器重量135克。
搜索结果1。
旋转轴的径向跳动,轴向偏转和旋转精度2.往复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可重复性3.正弦波激励和脉冲激励中的振动测量4.机器部件的相对振动相对变形5.圆盘部件的端面振动6。
轴承间隙和油膜厚度7.检测元件尺寸和直线度8.线切割机线电极的振动9.机床主轴的热位移和动态加载试验10.可用于其他绝缘物体的振动和位移测量比金属导体(如大理石,塑料,砂轮,玻璃,陶瓷等)。
静态位移测量1.频率校准连接导线,将电极板拧入传感器探头并远离物体,按“校准”按钮,然后输出电压,预热20分钟,调整“零”旋钮使输出返回零。
2.安装传感器,调整初始间隙,进行测量,按下测量按钮,然后通过弹性护套将传感器安装到磁性支架(或用户自制的专用夹具)上,使其端面测量电极板靠近被测物体,平面或圆柱面的表面,尽可能平行,球面尽可能居中。
初始调整间隙如表1所示(参考值)。
调整时,有“+”电压输出。
转动传感器逆时针调节螺母,使测量间隙逐渐增大。
通过“零调整”逐渐接近零。
旋钮微调,输出精确到0,有“ - ”。
调节时电压输出,顺时针旋转微调螺母,测量间隙逐渐减小,输出电压逐渐接近零点,测量即可开始。
测量时,被测物体表面接近传感器,测量间隙减小,表明测量尺寸增大,输出为“+”电压,输出为“ - ”电压。
仪器输出的“+, - ”电压是相应的范围。
静态位移。
3.连接到通用仪器。
两个范围的满量程电压输出为0-±5.0V(线性区域),可用于各种高输入阻抗仪器(计算机,电压表,示波器,频率计,FFT波形分析处理)。
等等。
)。
当振动测量仪器测量振动位移时,该方法基本上类似于静态位移测量。
可以在开始测试对象之前或者在启动之后执行初始间隙调整。
物体启动后,仪器输出具有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。
直流电压是物体启动后的浮动位移,是静态位移;交流电压是物体启动后相应范围的振动位移。
DC电压分量与AC电压分量无关。
如果直流电压远离零,则转动传感器调整螺母使输出回到接近零,以确保振动测量具有满量程线性工作范围。